医院简介

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(香港中文大学<深圳>附属第二医院)位于深圳东部龙岗中心城区,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发展区域。医院于1993年成立,2021年成为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附属第二医院。现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、国家级爱婴医院、国家药物及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、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、深圳市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,以及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集团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牵头单位。医院目前开放床位1000张,2023年总诊疗人次超208万,出院人次超4万,二期扩建规划总床位达2000张。

  人才引进

  全院职工1700余人,其中高级职称占20.63%,中级职称占42.7%;有博士49人(含博士后14人),硕士407人;博导10名,硕导43名。各级各类人才20 余人: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、海外优青1人、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、省级医学领军人才1人、深圳市孔雀计划(C类)1人、深圳市卫健系统特聘岗位9人、深龙英才10人。

  专科设置

 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。开设临床医技科室43个,下辖社康中心20家,药物维持治疗门诊部1家。拥有省级中医特色专科1个,市级中医特色专科2个,区级重点(培育)专科8个。

  学科建设与技术优势

  按照“龙头专业带动学科群发展”理念,医院重点打造6大特色学科群:“消化病诊疗中心”是首个落户龙岗的深圳市“三名工程”、国家胶囊内镜研究中心临床培训基地、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联盟单位、广东省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示范中心(深圳东部首家)、广东省消化内镜AI全流程质控示范基地、深圳市医学会消化病专委会结直肠病学组组长单位、深圳市抗癌协会消化肿瘤早诊早治专委会首届主委单位等;“内分泌代谢病中心”引进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及哈佛医学院Joslin糖尿病中心专家团队,形成以糖尿病血糖强化管理及并发症综合治疗为特色;“心血管病诊疗中心”是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、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示范中心、中国心衰中心建设单位、国家心肌病专科联盟区域优秀指导中心(广东省唯一入选单位)、广东省区级心血管防治中心(龙岗唯一);“颈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心”是国家首批示范防治卒中中心、广东省卒中中心持续质控先进单位(全省第7)、二级卒中中心静脉溶栓先进单位(全省第4)、深圳市静脉溶栓优秀定点医院、龙岗区区域卒中救治体系建设牵头单位;“创伤中心”是中国创伤联盟建设单位、龙岗区交通创伤救治中心;“中西医结合康复中心”是深圳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定向支持项目、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会长单位、龙岗区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委会主委单位。

  医疗设备

  医院配备有总价值超7亿元的各类医疗设备,包括3.0T MRI、高端双源CT、DSA、ECMO、高清胃肠镜系统、智能发药系统等一系列高端设备。

  教学科研

  医院坚持科教兴院。与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共建聚集诱导发光临床转化研究中心、消化疾病研究所、内分泌代谢疾病研究所、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。近5年,累获国自然项目8项,省、市、区级科研立项152项;国家专利20余项,发表学术论文651篇(其中SCI近百篇)。获得中华医学会科技创新二等奖1项、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二等奖1项、全国妇幼健康科技二等奖1项、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、省级科技创新一、二等奖各1项。医院与中国科技大学、深圳大学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后,同时承担暨南大学、广东医科大学、安徽医科大学、遵义医科大学、湖北医药学院等院校研究生及本科生教学任务。

  医院规划

秉承“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”的理念,医院将瞄准粤港澳大湾区最高标准、最好水平,致力打造成为学科发展特色鲜明、科研教学实力兼具、医疗管理专业优质、综合实力持续提升,具有较强辐射引领能力和品牌竞争力的高质量、整合型、国际化区域医疗中心,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医院!


医院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龙岗大道(龙岗段)6082号   电话:0755-84806933   邮编:518116
©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技术支持:医创科技
医院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龙岗大道(龙岗段)6082号
电话:0755-84806933   邮编:518116
©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技术支持:医创科技